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道经典实验选择题,由此题,总结中考化学中实验选择题该怎么复习及备考。
我们一起来看这道经典选择题:
仔细读题,由题目可知是选择能达到实验目的装置。这时,我们就要完整分析各个实验装置在实验发生时,都处于怎样的状态,也就是说在看实验题时,一定要把化学反应流动起来,形成动态过程。
01选项分析
对于A选项
A选项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我们着重看实验操作对不对。当反应产生氢气后,我们发现氢气离开液面后,会从两个导管中都逸出,一个是长颈漏斗的导管、一个是连接集气瓶的导管,显然这就出现了错误。因此A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A选项改正分析
我们若要对A选项进行改正,则有两处需要修改:第一是长颈漏斗的下端需要深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避免反应产生的氢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第二是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该采取向下排空气法,另外氢气难溶于水,还可以采取排水法收集。
对于B选项
B选项是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实验。考查燃烧这一知识点时,我们需要想到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气、达到着火点。由此,再去看这道题目,可燃物是白磷、氧气具备,但烧杯中是冷水,无法达到着火点,因此,白磷无法燃烧。因此B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选项改正分析
我们要对B选项进行修改,只需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就可以了。
对于C选项
C选项是防止铁丝生锈。由实验装置可以看出,铁丝处于干燥的空气中,没有生锈的条件。因此,C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对于D选项
D选项是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此实验的第一步操作,根据我们课本上学习的内容,可知,是用弹簧夹加紧导管,使红磷燃烧的集气瓶中形成密闭状态。而此装置中,恰好忽略了此步操作。因此,D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选项改正分析
对于D实验装置的改正,就是在导管处加上弹簧夹,以此保证装有红磷的集气瓶形成密闭状态。这样,在燃烧的时候,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气体压强降低,打开弹簧夹之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集气瓶中,占据因气体消耗而减小的体积,从而达成内外大气压一致。根据进入水的体积,就能推测氧气减少的体积,即测定出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02解题技巧
通过对这道经典实验选择题的分析,我们体会到对课本实验熟悉程度的重要性。只有对课本上所学习的实验完全掌握,才能在做题时快速发现实验装置中的不足之处。
因此,同学们要仔仔细细的阅读课本,对课本上的各个实验的每一步操作一定要踏踏实实学习。特别明确的是:实验操作有顺序性。实验操作顺序一旦错误,必然造成实验失败。
03小结
在距离中考越来越近的学习中,建议同学们回归课本,把课本上的一句句话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以本为本,第一个“本”是课本,第二个“本”是根本,这适用于所有科目的学习。踏踏实实落实课本。
再就是把做错的题目回归课本,在课本上找到此道做错的题目的出处,从课本上再次学会该知识点,才能算是真正学会了这道错题。因此,平时的错题对自己的进步很有价值,要学会如何从错题中学到知识。#中考化学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