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化学中考,突破科学探究初中学习大师

科学探究能力是初中阶段化学学习的一项重要素质,然而,大部分学生在做科学探究类题目时,往往感觉不得要领,无法准确把握题干的要点。如何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提升答题水平,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尽可能激发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获取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习惯,启发他们在质疑、解疑过程中不断进步。

一、紧密联系实际,深化基础知识应用

初中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往往成为中考命题专家的切入点。学生在做科学探究类题目时不难发现,诸多题目虽然从不同角度出发考查,但这些题的答案涉及知识点很多是重复的,例如,很多探究题就会围绕氢氧化钠变质这一要点做文章。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本身并不陌生,但往往放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就感觉手足无措了。学生应该思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哪些情况会涉及氢氧化钠变质,变质后的氢氧化钠如何处理,如何判断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等问题。学生一定要不拘泥于知识本身,多揣测中考命题的情境,培养在学以致用中突破思维障碍。

二、在情境中全面思考

从科学探究难度设置来看,学生不难把握前几问的答案要点,然而给出的答案却比较枯燥,缺乏必要的连贯和铺垫。例如,当问到如何验证纯碱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得到的沉淀是碳酸钙,很多学生直接回答加盐酸。如何取用待测试剂,现象与结论之间是何关系,学生回答往往不是很全面,这恰恰就是学生科学素养不高的一种表现。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只是简单的反应原理,并没有真正走进科学探究题设定的情境中。鉴于此,复习时不能只是将知识简单陈列,而应该根据知识要点创设情境,弥补思维不到位的不足。

三、提供实验素材,鼓励学生实验验证

近年来科学探究题不断加大对实验异常现象和实验细节的考核力度,针对异常有哪些猜想,如何验证这些猜想。学生应大胆思考,提出假设,并动手实践进行验证,这正是探究学习方式的核心体现。对于科学探究题目中出现的不熟悉的实验装置,如果有异议,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亲自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如图所示装置,用白磷和热水探究燃烧的条件。步骤一:向A中加入少量白磷,B中加入80℃的热水,塞好胶塞,白磷不燃烧。步骤二:将仪器向左倾斜,B中热水流入A中,白磷不燃烧。步骤三:将仪器向右倾斜,使热水流回B中,白磷燃烧。很多学生对步骤三提出了质疑,认为使白磷燃烧更好的办法是将胶塞打开,使空气进入装置中。究竟哪个答案更合适,教师不妨直接给学生提供实验装置,一试便知。

此外,充分运用“查阅资料”、结合提出问题、规范书写实验结论等答题技巧和认真审题,提取关键词的解题习惯均有助于提高答题准确度。其中,科学探究类题目中所提供的资料信息具有明显的提示功能,甚至成为其中部分填空的答题依据,如果忽略相关信息,可能导致白白丢分。

科学探究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行之有效的途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才是科学探究的意义所在。

本文由初中化学大师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744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