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折子,其实也就是古代作为点火用的一个东西,相当于现代的打火机、火柴一类打火的东西了。
在古代,火折子也就是用比较粗糙的纸卷成的纸卷,只是卷的要紧密,用火点燃后再吹灭,这时候看不到有火,可还能够看到隐约的火星。这时候是特别易燃的,用的时候一吹就能使其重新燃烧。不过吹的时候也是有方法的,吹的力要大,时间还要非常短才可以。
如果是有钱人家,他们的火折子则更为高级。还要把红薯泡在水中泡的时间长一点,捞出后要压扁,再泡的时候要加进去棉花等东西,之后还要加进去一些易燃物等。最后再做成筒,晚上的时候放在竹筒里,用的时候用嘴一吹就着了。
就比如电视剧狄仁杰,也常常有火折子的身影,到了天黑的时候,就会看到这个点火神器的出现。因其携带方便,所以带在身上也是可以的,它也就成了那时候最为方便的照明工具。若是坏人拿着它在夜里干坏事也是可以的,随即就能使用。火折子的原理也就是复燃,何况本身火折子已经燃烧起来的话,被吹灭了,就处于一种缺氧状态,等于是一种未完全灭掉的状态,这时候只要接触到氧气就能使它重新燃烧,所以只要控制好氧气的浓度就可以决定它燃烧的大小程度。到了今天,它的这个原理也依然被人们使用,比如用在蜂窝煤、冶金等方面,可见古人的智慧也是非常牛逼的。
据记载,火折子最早发明在南北朝时期,那时候到处都在打仗,北齐前后都遭到敌人的攻击,资源更是缺乏。只是如果没有火的话,人们吃饭就成了问题,那时候一名宫女发明了火折子这个东西,解决了当时引火的问题。后来,这项发明传到了欧洲,他们就在这个发明的基础上发明了现代火柴。不过火柴是靠摩擦起火的,而且还有两个缺点,就是用的东西是黄磷,虽然这东西很容易自燃,可是资源却非常稀少。再来,黄磷也是有毒的,那些制造火柴的人不小心就会中毒,所以极不安全。再后来,在一个瑞典人的改进下发明了比较安全的火柴,也就是以磷和硫化合物作为生火的东西,但必须在有红磷的匣子上面摩擦才会起火,这样一来火柴的使用就安全多了。
上面已经说过火折子是在南北朝时期发明的,而在这以前,古人都是利用木枝等相互摩擦才能生火,虽然后来又用了打火石还有铁片,但是生火时间也是比较长,至少也得一两分钟,无疑火柴的发明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到了近现代,人们用火柴也逐渐减少了,更多的还是打火机、电子打火器等一些能生火的东西。
从古至今,火一直在人类的发展里担当着重要的作用。虽然火折子早已经消失了,可在古代,还是为古人带来了方便,无论是军用也好,普通百姓用也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及到后来人们的生火工具也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