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车智能化程度调查报告太平洋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http://www.csjkc.com/yydt/m/637.html

“5G、智能、大屏…”你可能以为我在聊手机?其实,今天这些词汇正越来越多地被拿来形容汽车。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这些看似虚幻的名词成为了一个个标配的功能,越来越多新车上有了这些传统汽车上未曾想过的互动体验。而它们渐渐构建出了一个全新的品类——”智能汽车“。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针对年上市的全部个车系,共计个车型的全部乘用车新车进行了分类统计和筛选,找出年上市的新车中智能汽车纠结几何?

一、什么是智能汽车?

”什么是智能汽车?,为了解释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无数的节目,一整套完整的ICT评测体系,几十台车的实测,都是试图简单直接地向大家解释这个名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描述为: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车、路、人、云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简单来说,“具有感知、决策、执行能力,具有完全或者部分自动驾驶能力的交通工具,称为智能汽车”。

而这些反应在我们日常用车里,接触最多的还是“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

在年11月2日国务院公布的《-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在年之前“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及“坚持软硬协同攻关,集中开发车用操作系统”。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和推广已经得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支持。

现阶段,受制于自动驾驶技术及法规的限制,主流车型配备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仍处于相对初级的L2阶段。同时,C-V2X车联网技术仍处于发展早期,智能化道路等C-V2X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全面展开,相关标准还未健全,配备C-V2X技术的车辆仍属少数,车辆尚未能实现车路协同。

不过,汽车智能化已经初现端倪,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以及OTA远程在线升级等已经在较大范围得到了普及,我们本次《年新车智能化程度调查》便是针对以上三个维度进行了筛选和统计。

为此,我们筛选了“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自动泊车入位、自动刹车、疲劳驾驶提醒、倒车车侧预警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语音识别控制系统、车联网、手机互联/映射、OTA(含非整车OTA)”共计12项车辆配置,以此为基础对车辆智能化水平进行判断。

首先,车辆具备同时自适应巡航及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即车辆具备自动驾驶辅助能力。

车辆具备自动刹车,同时具备疲劳驾驶、倒车车侧预警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三项中的一项或以上,则车辆具体主动安全系统。

车辆同时具备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自动泊车入位、主动安全系统三项中的两项或以上,则车辆具备智能驾驶能力。

其次,车辆具备语音识别控制系统、车联网、手机互联/映射三项中的两项或以上,则车辆具备智能座舱。

最后,车辆需同时具备智能驾驶、智能座舱、OTA远程在线升级(含非整车OTA)三项,则该车为智能汽车。

在年,究竟有多少上市新车称得上智能?智能汽车的元年是否已经到来?

当然,处在不同的阶段对于智能汽车的定义也会有所改变,目前我们统计的智能汽车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随着高阶自动驾驶和C-V2X技术的成熟,大家对于智能汽车的标准预计也会相应的提高。

二、年新车智能化水平如何?

我们对年上市个车系,共计个车型的智能水平进行了统计,本次统计数据截止到年12月21日,统计的新车包括大改款、中期改款、换代及全新车型,年度小改款新车未计入本次统计的范围。

最终,有89个车系,共计个车型符合智能汽车的相关条件,年上市的智能汽车车系占比为33.58%,车型占比为19.11%。

其中,智能汽车新车车系占比已经超过三成,达到了一个较高的范围,其中智能汽车新车车型占比也已接近两成。不过车型占比与车系占比有14.47%的差距,也就是说智能汽车相关配置仍主要布局在中高配车型上,全系标配的数量相对较少。

细分来看,自主、合资/独资、进口品牌新车在各自分类中的智能化占比,车系占比分别为40%、23.75%、33.33%;车型占比分别为18.66%、17.88%、26.57%。

可以看到自主品牌在车系占比上遥遥领先,进口新车与整体数据持平,而合资/独资品牌数据相对较低。特斯拉作为唯一一个独资品牌,也是智能汽车领军品牌,其智能化占比达到了%,不过由于目前仅Model3一款车型(国产特斯拉Model3最早于年上市,年推出了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新车型),总数较少,对整体数据影响不大。

同时车型智能化占比也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750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