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拾初
地球进入“烧烤”模式,全国多地却开始“限电”!为什么我国会出现电力紧缺的问题?哪些行业将因此受到影响?
今年夏季,全球多地再次创下高温记录。
6月,日本有人因中暑或热衰竭入院治疗;
7月,西班牙有人陨命于酷热;葡萄牙有人因热浪死亡……
与此同时,热浪导致的毁灭性野火在美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德国等地蔓延。
西班牙约7万多公顷森林被烧毁;
葡萄牙各地的火灾摧毁了1.2万至1.5万公顷土地;
法国南部,大火蔓延到超过1.1万公顷的土地上,超过1.4万人被迫逃离;
美国,1月至7月全美50个州中,超过万英亩土地被烧毁……
气候变暖,引起的高温、火灾、强降水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
今年夏天为什么这么热?
用极简的语言描述,就是一个高压大气系统持续输入热空气。
高温炙烤之下,用电需求大增。然而此时,全国多地却开始限电!这是为什么?我国也会缺电吗?限电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对行业而言又有什么影响?
No.1
大范围“限电令”来袭
“限电”这个词,如同最近的高温一样,热度持续不退。
8月21日,四川启动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一级应急响应。
同一天,上海宣布,暂停开放黄浦江沿岸外滩、北外滩、小陆家嘴地区景观照明。
此前的8月19日,武汉部分区域也开始限电。
8月20日,成都限电上了热搜。对路灯开闭时间和照度进行动态调整,预计每日可节电17万余度。
梳理国家电网、国家能源局的相关材料发现,各地年以来多次实施拉闸限电措施,其中限电范围较大、时间较长的共有7次,分别开始于年3月、年1月、年7月、年5月、年1月、年12月以及年8月。
从历次限电的触发因素来看,恶劣天气、煤价上行以及能耗控制相关政策是造成拉闸限电的主要原因。
本轮限电与持续高温息息相关。
8月21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这已经是中央气象台连续第10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根据天气预报,21日当天,全国多地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
而在此前的8月18日,重庆迎来有历史记录的最高温度——45℃。
本该处于汛期的长江,水位却持续退落。7月,长江流域降水量为年来同期最少;8月,沿线六省市耕地受灾超过千万亩。
今年本应雨水丰沛的时节,长江流域却遭遇了自年以来最严重旱情。
因为最近高温缺水,四川大河里的水位很多降了50%,在水力发电的高峰期,四川却陷入限电困局。
No.2
我国为何会电力供应紧缺?
目前,我国各类能源发电占比为:火力发电71.9%、水力发电14.1%、风力发电6.8%、核能发电5%、太阳能发电2.2%。
虽然近10年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水电、风电、光伏等发电比例大幅增长,但火力发电仍是我国电力的主要来源,而煤炭是火电的主要原料。
我国的发电量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4。从中国国情看,火力发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成为发电量的主要来源。
年以来,我国工业生产持续处于高位运行,受煤炭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电力供需出现不平衡,各地开始采取不同程度的“限电限产”措施。
那么,造成近些年我国电力供应紧张的原因是什么呢?
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全社会用电量持续攀升。
我国自疫情稳定后,年已全面实现复工复产,由于世界各国受疫情影响需求增加,使得我国的海外订单不断增涨,工业产能强劲复苏,出口大幅增长,工业企业尤其是外贸出口企业处于高速运转状况。
数据显示,年,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较年同期增长14.7%,两年复合增长率为7.1%。
二、出于环保需求,火力发电开工率较低,但清洁能源未能弥补空缺。
目前,我国正处于能源结构调整的换档期,为了实现碳达峰目标,中国能源正在进行大规模转型,未来的发展趋势集中在节能环保的绿色电力上,这一过渡期必然会带来相应的电力供应紧张,而且这种趋势会延续一段时间。
虽然,我国是产煤大国,但由于我国同时也是煤炭消耗大国,供不应求,因而,我国的煤炭依然需要大量进口。
而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导致煤炭进口运输成本巨幅增长,加上我国节能减排政策下煤炭产量无法扩大等多重因素,煤炭价格持续飙升。而我国火力发电中接近90%使用的是煤炭,煤炭供应不足,必然导致发电量降低。
与此同时,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靠天吃饭”的清洁能源发电却难以弥补火力发电的产生的空缺。
目前清洁能源发电在我国发电总量中的占比,已经从30%提高到40%左右。但受到干旱气候的影响,年的水力发电量少于往年,风电和光伏发电量仅占总发电量的12.9%,较往年大幅下降。
而目前我国的大规模储能技术还不成熟,无法在气象条件优越时,将间歇性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稳定电力的储能技术。因而,可再生能源的稳定性,远远达不到火电和核电的标准。
三、电力投资偏低
电力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比例逐年下滑,导致电力建设缓慢,造成了电力总量的供应不足。年,国内电网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为亿元,同比下降9.04%,年的完成额为亿元,同比下降6.2%,持续2年下滑。
四、我国冬夏用电双高峰并峙的特点
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家电网每到夏季都要接受用电高峰的挑战。我国的地理环境特性也决定了每年都会因天气影响,而出现降温负荷暴涨下的用电负荷尖峰时段。
No.3
限电对我们产生哪些影响
8月15日晚间,多家四川本地的上市公司公告了限电事件的影响。
浩物股份表示,此次限电临时停产,将会对全资子公司内江金鸿曲轴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泸天化表示,此次限电停产预计导致尿素产量减少约3.5万吨、甲醇产量减少约1万吨,预计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减少约0.3亿元;
四川美丰表示,此次临时停产预计将影响尿素产量约1.5万吨、复合肥产量约0.6万吨,但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限电,无疑会对生活、生产造成影响,那么对具体行业而言,又有哪些影响?
短期来看,火电和核电将从保供中受益,限电地区高耗能产业可能会供给收缩、价格上涨。
长期来看,由于极端天气频发,能源清洁化刻不容缓,电煤需求预期有望得到改善,分布式光伏、跨区域与分布式配电网体系有望加速建设以保障能源安全。
具体来看,对于煤炭产业而言,短期内,预计不会大幅推动煤炭边际需求的改善。中长期来看,清洁能源电量的波动或提升火电机组在发电结构中的地位,有助于改善中长期电煤需求预期。
对于钢铁产业而言,预计本次限电对钢铁行业的供需影响有限,明显弱于去年。
有色方面,供需矛盾会进一步加剧,下游需求不减的情况下预计锂盐将小幅上涨。四川电解铝减产对目前铝行业供需格局影响有限,但需考虑限电后续蔓延至电解铝生产大省的可能。
化工方面,磷化工和钛白粉等受影响比较大的产业,短期内价格可能会出现波动。从限电强度以及各区域化工企业执行情况看,开工受影响的企业目前主要集中在川渝地区。
光伏方面,四川是光伏制造产业重镇,硅料,硅片,电池片的供给都会受到影响,叠加下游需求旺盛,预计价格会小幅上涨。
半导体方面,超预期限电升级的话,预计电子元器件价格会受到影响。
整体看来,本轮限电更多是极端高温少雨天气下的季节性、临时性、区域性措施,且集中于四川等依赖水电的省份。因而,高温对于通胀和工业生产的扰动也是短期的和结构性的。随着气温的回落,预计本轮限电对于工业生产的整体影响有限,远小于去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