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疫情灾情的冲击影响,全省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按照“稳农业、强工业、促消费、扩内需、抓项目、重创新、畅循环、提质量”工作思路,埋头苦干、拼搏实干,经济发展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GDP).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4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5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8%、33.0%和57.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5:36.1:52.4调整为10.5:37.0:52.5。

分区域看,成都平原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环成都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8亿元,增长8.4%;川南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0亿元,增长8.6%;川东北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2亿元,增长7.6%;攀西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1亿元,增长7.6%;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7亿元,增长7.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3%,其中医疗保健类上涨1.9%,居住类上涨0.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9%,食品烟酒类下跌2.0%。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1.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上涨5.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3%,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比上年上涨7.5%。

二、民营经济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亿元,比上年增长8.0%,占GDP的比重为5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4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3亿元,增长9.9%。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1:43.7:51.2调整为4.7:43.9:51.4。

年末全省民营经济主体达到.6万户,比上年增长11.0%,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7.4%,其中私营企业实有数量达到.0万户,增长18.9%。

三、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7%;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万公顷,增长4.3%;中草药材播种面积15.0万公顷,增长4.0%;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万公顷,增长2.5%。

全年粮食产量.1万吨,比上年增长1.6%;其中小春粮食产量增长0.7%,大春粮食产量增长1.7%。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6万吨,增长6.0%;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万吨,增长4.9%;茶叶产量37.5万吨,增长8.9%;园林水果产量.2万吨,增长6.5%;中草药材产量57.6万吨,增长9.3%。

全年肉猪出栏.8万头,比上年增长12.5%;牛出栏.1万头,减少1.1%;羊出栏.2万只,减少1.4%;家禽出栏.3万只,与上年基本持平。猪肉产量增长16.6%,牛肉产量减少0.5%,羊肉产量减少0.8%,禽蛋产量增长0.8%,牛奶产量增长0.5%。

全年水产养殖面积19.3万公顷,与上年持平;水产品产量.5万吨,增长3.8%。

年末全省共有湿地公园55个,其中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29个。年末森林覆盖率达到40.2%,比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万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8万公顷。全年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7万公顷,累计.7万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7%。全年农村用电量.5亿千瓦小时,增长4.2%。

四、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2亿元,比上年增长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3%。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1.1%,轻重工业增加值之比为3: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22.9%,集体企业下降27.5%,股份制企业增长9.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3.1%。

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41个行业大类中有31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1.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7%,金属制品业增长12.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0.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0.5%,医药制造业增长10.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3%,汽车制造业增长8.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5.6%;五大现代产业增加值增长10.9%;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9.5%。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原煤产量比上年下降10.2%,汽油增长12.2%,发电量增长6.5%,天然气增长14.6%,铁矿石原矿量增长3.9%,电力电缆增长.6%,电子计算机整机增长29.0%,啤酒增长14.7%,汽车增长11.3%,白酒增长3.7%,成品钢材增长2.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亿元,增长34.3%。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亿元,增长27.5%;股份制企业.1亿元,增长37.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8亿元,增长17.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2.1元,比上年下降0.9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1%,比上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亿元,比上年增长1.7%。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个,实现利润总额.5亿元,增长0.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万平方米,增长6.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万平方米,增长3.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2.9万平方米,增长0.7%。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0.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9.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6%。全年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9%。

分经济区看,成都平原经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环成都经济圈增长11.4%;川南经济区增长11.4%;川东北经济区增长7.3%;攀西经济区增长12.2%;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增长10.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7.1%。商品房施工面积.7万平方米,增长6.9%;商品房销售面积.9万平方米,增长3.3%;商品房竣工面积.3万平方米,下降3.7%。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亿元,增长17.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6亿元,增长13.3%;餐饮收入.6亿元,增长34.9%。全年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实物商品零售额.9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4%。

从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主要商品零售额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18.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6.4%,日用品类增长6.0%,化妆品类增长16.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5.3%,中西药品类增长16.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3.0%,汽车类增长10.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2.8%。

七、对外经济

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机构)家,比上年增长4.8%;累计设立家;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3.6亿美元,增长32.0%。

截至年,在川落户世界强达到家。其中,境外世界强累计达到家。已获批准在川设立领事机构的国家已达21个。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金额9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0%;完成营业额64.7亿美元,增长25.0%。新增境外投资企业80家,境外投资企业累计家。

全年实际到位国内省外资金1.2万亿元,增长7.9%。

全年进出口总额.6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出口额.7亿元,增长22.7%;进口额.9亿元,增长10.8%。

以美元计价,全年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增长26.0%。其中,出口额.1亿美元,增长31.5%;进口额.1亿美元,增长18.6%。

全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5亿元,比上年下降0.4%,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3.7%;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0亿元,增长40.6%,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4.9%。

八、交通、通信和邮电

全年通过公路、铁路、民航和水路等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5%;完成旅客周转量.3亿人公里,增长8.3%。年末高速公路建成里程公里;内河港口年集装箱吞吐能力万标箱。

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万辆,比上年末增长7.0%。其中私人汽车万辆,增长6.8%。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亿元(按年不变单价),增长19.2%;电信业务总量.8亿元(按年不变单价),增长30.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22.9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6部/百人。固定互联网用户.9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8万户,长途光缆线路长度12.6万公里,本地网中继光缆线路长度.3万公里。

九、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税收收入.8亿元,增长12.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亿元,增长9.0%。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亿元,增长11.3%。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3.9亿元,增长13.6%。其中,住户贷款余额.6亿元,增长13.8%。

年末共有保险公司家,按业务性质分,有产险公司44家、寿险公司48家、养老险公司5家和健康险公司5家;按资本国别属性分,有中资公司73家,外资公司29家。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9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0亿元,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9亿元。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0亿元,增长17.4%。其中,财产险(公司)赔款支出.6亿元,增长15.9%;人身险(公司)赔付支出.4亿元,增长19.2%。

年末有证券公司4家、期货公司3家、证券公司分公司70家、基金公司1家(筹建中),基金公司分公司14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3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家、期货公司营业部30家,证券开户数.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2.6%。全年证券交易额.6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4万所,在校生.1万人(不含非学历教育注册学生及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教职工.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99.2万人。

年末共有普通小学所,招生89.6万人,在校生.0万人。普通初中所,招生93.2万人,在校生.8万人。普通高中所,招生49.0万人,在校生.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所,招生0.3万人,在校生(含附设特教班)1.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学校)所,招生42.2万人,在校生.7万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个,职业技术培训注册学员.0万人次。

年末共有普通高校所。全年普通本(专)科招生60.4万人,增长2.4%;在校生.1万人,增长6.7%;毕业生45.2万人,增长4.3%。研究生培养单位36个,招收研究生5.1万人,在校生14.7万人,毕业生3.6万人。成人高等学校13所,成人本(专)科在校生38.14万人;参加学历教育自学考试55.9万人次。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年末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个。PCT专利申请件;专利授权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件,商标申请件,商标注册件;行政机关立案处理专利案件件,审理结案件,结案率99.0%;专利新增实施项目项,新增产值.1亿元;专利质押融资金额38.7亿元。

年末有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9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0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7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75个(其中专业化示范众创空间2个),省级众创空间个;国家级星创天地96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2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4个。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7亿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项。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省文化系统内艺术表演团体49个,艺术表演场所35个,公共图书馆个,文化馆个,美术馆58个,综合文化站9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1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个,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5个,国家级动漫游戏基地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1个,省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9个。

年末共有博物馆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处,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个,公布为四川省级传统村落的有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

年末广播电视台座,中短波转播发射台5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6%,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9万户。

全年出版地方报纸78种,出版量万份;出版期刊种,出版量.5万册;出版图书种,出版量万册;录像制品88种,电子出版物种。

年末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个,医院个(医院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6.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67.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21.0万人,执业助理医师4.1万人,注册护士30.7万人。妇幼保健机构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9万人,注册护士1.3万人;乡镇卫生院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8万人,注册护士3.4万人。

全年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2万人次,医院.3万人次(医院.8万人次),基层医疗机构.8万人次;出院.7万人,医院2.8万人(医院.7万人),基层医疗机构.9万人;县域内住院率95.9%。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分别降至13.65/10万、4.70‰、6.96‰。

全年新增省级卫生城市(县城)3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7.0%。

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2亿元,共筹集公益金31.7亿元。年末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18个,省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27个;四川省幼儿体育基地50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个。实施体育“十项惠民行动”,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个。

十二、环境保护和应急管理

年,全省优良天数比例为89.5%,比上年降低1.2个百分点,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35.9微克每立方米,比上年上升2.3%。全省个国家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个,占比96.1%,无V类和劣V类水质断面。32个出川断面中有31个断面水质达到优良标准。全省地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为%。

全省统筹财政资金2.5亿元开展生态环保项目财政贴息,筹备首届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和环保基础设施招商会,预计签约投资项目亿元,融资项目亿元。协调农行、农发行新增审批绿色信贷亿元,落实第一批专项债券、一般债券87亿元投入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共办理环境违法案件件,办结个第二轮中央督察信访举报件;完成个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涉及投资额1.5万亿元;纳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12.6万余家,审批危险废物经营许可44家,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3万吨/年。全年组织综合性环境应急演练余次,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9起。

全省推进6个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有序实施,指导19家水泥企业22条水泥生产线、14家砖瓦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累计淘汰县级城市燃煤小锅炉余台,动态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余家。全省实施大气重点减排项目个,新增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万千瓦,累计完成水泥行业深度治理56家。实施0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完成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实施四川省全域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与能力建设项目,建立地下水“双源”清单个,建成地下水环境监测井4口。纳入全省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家,对19条重点小流域实施挂牌整治,完成14座磷石膏库整治。年末全省自然保护区个,面积8.0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6.5%。全省共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6个。

全年全省启动应急响应16次。其中,Ⅱ级地震应急响应1次,II级救助应急响应1次,Ⅲ级救助应急响应1次,Ⅲ级防汛应急响应3次,Ⅳ级防汛应急响应10次。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42.2千公顷。因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因地震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2亿元,因干旱和风雹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7亿元。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死亡人,受伤人数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11.2%、9.0%和6.3%,没有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全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人,下降18.5%;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人,上升13.6%;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0.人,下降1.7%;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人数0.人,下降18.5%。

十三、人口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万人,乡村人口.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8%,比上年末提高1.1个百分点。年末全省户籍人口.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9万人。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9.6%。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加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工资性收入元,增长9.0%;经营净收入元,增长10.7%;财产净收入3元,增长8.6%;转移净收入元,增长5.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7.3%。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5.8%,衣着支出增长9.4%,交通通信支出增长15.7%,教育文化娱乐增长13.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4.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元,比上年增加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工资性收入元,增长10.8%;经营净收入元,增长8.1%;财产净收入元,增长15.0%;转移净收入3元,增长12.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10.0%。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9.0%,生活用品和服务支出增长18.7%,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5.0%,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13.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6.3%。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不含失地农民).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7万人。

全年纳入城市低保人数58.9万人,农村低保人数.6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分别为元/月、元/月,比上年分别提高82元/月、80元/月。城乡特困人员45.5万人。年末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个。

十五、民族自治地方经济

年,民族自治地方(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2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亿元,增长7.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2:31.6:47.2。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元,增长1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元,增长8.2%。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根据四川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对年—年四川省常住人口及城乡人口数据进行了修订。

4.公报中林业、渔业、农业机械化、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对外贸易、财政、保险、证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64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