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农民谈起除草,最先想到的,一定就是草甘膦了。这是他们能记得的为数不多的农药通用名称。不过根据国家政策要求,草甘膦10%水剂因环境风险退市,草甘膦家族新品陆续上市,真是傻傻分不清楚。为此,小编特地搜罗了各种资料看看是否能解开你心中的疑惑。
一、家族简介
广义的草甘膦是各种草甘膦盐的总称,按农业部草甘膦标签管理规定,既要标注有效成份含量,也要标注草甘膦盐含量。从而方便用户科学选择。下面以市场在售草甘膦酸含量为30%的水剂为例来进行分别介绍:
草甘膦铵盐是草甘膦与氨进行中和反应的产物,每克纯铵盐中含有90.86克有效成份草甘膦酸。需标注:有效成份含量:30%,草甘膦铵盐含量:33%。该产品在号公告淘汰10%草甘膦水剂后,以优异的性价比成为市场主流。草甘膦异丙胺盐是草甘膦与有机碱异丙胺盐进行中和反应的产物,每克纯异丙胺盐中含有74.12有克有效成份。除标注有效成份外,需标注草甘膦异丙胺盐含量:41%。使用时间久,低温效果好,但价格相对较高。草甘膦钾盐是通过草甘膦酸与含钾阳离子的碱进行中和反应而得到的。除标注有效成份外,需标注草甘膦钾盐含量:37%。该水剂与草甘膦异丙铵盐水剂相比,由于钾盐分子结构比异丙铵盐分子结构小,更有利于穿透叶片,被杂草吸收,属于差异化新品,今年市场推广力度明显加大。
二、详解“钾盐”
在年我国农业部的相关实验表明,不同草甘膦盐类水剂在除草活性上具有差异性。当时分别采用草甘膦钾盐、草甘膦异丙铵盐、草甘膦铵盐及草甘膦钠盐进行试验,最终结果显示,在除草活性上草甘膦钾盐最高,异丙铵盐次之,草甘膦铵盐较弱,而钠盐最差。与草甘膦铵盐水剂相比,钾盐具有强的吸湿性易潮解的特点,喷施的药液在叶片表面上不易蒸发和风干,有利于药剂的吸收;在夜间,风干的药剂又吸水潮解,延长了药剂吸收时间,干旱条件下药效稳定。
草甘膦、草甘膦铵盐、异丙胺盐区别
草甘膦铵盐为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主要通过抑制植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
1、按化学分类,草甘膦异丙胺盐、草甘膦铵盐、草甘膦分属植物源、季胺盐和有机磷类。
2、是存在方式不一样,41%异丙胺盐=30.5%草甘膦=33.5%草甘膦铵盐=37.5%草甘膦钾盐=34.5%草甘膦钠盐
3、在除草效果来说,钾盐稍大于异丙胺盐稍大于铵盐、钠盐。
4、草甘膦难溶于水,它的盐易溶于水,盐可以有钾盐、钠盐、铵盐、异丙胺盐等。草甘膦是草甘膦酸,属酸性,水溶性差,需要成盐,增加其水溶性,一般成铵盐和异丙胺盐,钾盐、钠盐等,最常见的是铵盐和异丙胺盐,41%的异丙胺盐,33%的铵盐中草甘膦含量都是30%,41%异丙胺盐需要用原药配置。
而现在市面上标30%的草甘膦是不成盐的草甘膦企标中计算公式:草甘膦异丙胺盐=1.*草甘膦含量,这个公式要先确定该盐是草甘膦异丙胺盐,而无其它形式的盐,这计算方法才勉强成立,但企标中没有这一点。
也就是说30%草甘膦水剂,不管是什么盐,都可以说成是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实际上用不着制定企标,就用GB-草甘磷水剂。因为里面写得清清楚楚“本标准适用于由草甘膦原药或草甘膦可溶性盐和水及适宜的助剂组成的草甘膦水剂”。草甘膦的分子量为.07,草甘膦异丙胺盐的分子量为.2,所以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实际上就是30.38%草甘膦水剂(略去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就是30%草甘膦水剂),有效成分是草甘膦。
41%的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和30%的草甘膦水剂还是有区别的: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说明我的产品是异丙胺盐的
30%草甘膦水剂有以下几种可能:
1)30%草甘膦水剂以异丙胺盐的形式存在,类似于40.5%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略微底一点啊)
2)30%草甘膦水剂以钾盐形式存在,类似于37%的草甘膦钾盐水剂
3)30%草甘膦水剂以铵盐形式存在,类似于33%的草甘膦铵盐水剂
4)钠盐、二甲胺盐都有可能。
来源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