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中,火焰的杀伤力绝不输于炸弹,从一战时期开始火焰喷射器、燃烧弹就成了对有生目标形成巨大威胁的武器。这类武器不仅便于生产而且十分廉价,效果又很显著。但因为极不人道所以被各种公约所限制,有些国家签署了销毁和不再使用这类武器的公约后的确遵守了,有些则不然。
燃烧弹在燃烧类武器当中,美军特别喜欢白磷弹和凝固汽油弹。白磷附着在人体上只需要十几秒就能把有机组织烧穿,一旦沾上基本没有办法救回,属于十分常见而且残忍的燃烧类武器。到了二战时期,美国通过化合十六烷酸和环烷烃铝盐改良出了凝固汽油弹,并在实战中大量使用。
白磷弹一战时交战方所使用的火焰喷射类武器多使用液态燃烧剂,这种燃烧剂有一些缺点,比如没有附着力、通过加压泵喷出后液柱分散不够集中,可如果把这种液体制作成胶状物又难以喷射。而改良后的凝固汽油弹则可以牢固的附着在有机体表面,无论拍打还是打滚都只会使附着面积越来越大,最终烧焦整个躯体。
爆炸后的凝固汽油弹凝固汽油弹的不人道不仅表现在燃烧时产生的巨大痛苦,还在于其他人手边如果没有大量的冷水根本无法及时扑救,而且只能尽可能远离被烧着的人,防止飞溅出来的胶装燃烧物又粘到自己身上。目睹过这些噩梦的人都知道一旦有人被凝固汽油弹命中,最好的办法就是朝他的头开枪。
白磷弹杀伤力非同小可美军在的火攻东京的行动中扔下的就是早期的凝固汽油弹,半固化的形态和比重油还要粘稠的特性使得这种炸弹的附着能力比燃烧液和白磷更加可怕。东京的木质房屋在一夜之间被两千多吨凝固汽油弹烧掉了60%以上,10万人命丧火海。二战结束后,美国又在以后的战争中多次使用过这种武器。
越战中美军投放的凝固汽油弹在越南战场上美军饱受丛林的困扰,沼泽、泥潭、灌木丛里到处埋着越军布置的各种陷阱和诡雷。二战时对付日军的经验几乎都忘光了,恼羞成怒的美军又想起了火攻这个老办法,在越南投放了数千吨的凝固汽油弹,除了大面积毁坏森林让对方无处躲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泄愤。
火烧森林年,各国签订了限制使用包含凝固汽油弹在内多种燃烧类武器的《禁止和限制使用,燃烧武器的议定书协议书》,但是美国作为最大的生产和使用者却始终拒绝签署,并且在海湾和伊拉克战争中再次使用,造成了包括平民在内的惨重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