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的生长发育条件有哪些,如何做到恰到

黑木耳是我们常见的一种食物,黑木耳里面的营养成分高,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由于黑木耳的食用性和可观的经济价值,黑木耳的种植面积逐步的扩大。但是黑木耳上的种植并不简单,因为它的生长发育条件并不想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其主要生长发育条件是营养、温度湿度、光照、空气和酸碱度等,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水分和光照。

营养:黑木耳是一种腐生性很强的木材朽腐菌,能从枯死的树木和其他基质中获得营养。它的菌丝在生长发育中,能不断地分泌出多种酶,将木材中复杂的有机物如纤维素、木质素和淀粉等分解成为简单的和易被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菌丝蔓延到哪里,它就分解到哪里,通过分解来摄取所需养分,供给子实体需要。黑木耳对养分的要求是以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木质素和含氮物质(如氨基酸、蛋白胨、蛋白质等)为主此外,还需要少量的无机盐类,如钙、磷、铁、钾、镁等。

树木中所含的养分基本上能满足黑木耳的要求。但边材发达和生长在土壤肥沃及阳光充足处的树木营养更为丰富,用这种树木栽培黑木耳结耳朵,朵大,产量高,完全可以满足木耳生长的需要。利用代料栽培时,应在培养基中添加些麸皮或米糠以及石膏和磷酸氢二钾等,以满足其对营养的要求。营养分一次添加和二次补充,简称“先添后补”。

温度: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孢子萌发要求在22~32℃。菌丝在15~36℃均能生长,但以22~32℃最为适宜,在14℃以下和38℃以上生长受抑制,黑木耳菌丝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特别对低温有很强的抵抗力,虽在严寒的冬季也不致冻死,短时间的温度急剧变化也不影响其生活力,但在制种时以22~28℃条件下所培育的菌丝最为健壮旺盛。子实体在16~32℃都能形成和发育,以20~25℃最适宜,耳片大、肉厚、质量好。28℃以上生长的木耳肉稍薄、色淡黄、耳片小,易腐烂,质量差。15~22℃生长的木耳虽然肉厚色黑、质量好,但生长期缓慢,影响产量。25℃以上,零下8℃子实体不会死亡。培养菌丝需要温度高,子实体生长需要温度低一点,简称“先高后低”。

湿度:湿度是黑木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黑木耳不同的生育阶段对湿度的要求不同,菌丝生长时期,在点钟时,耳木和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70%为宜,这样有利于菌丝的发展定植子实体生长阶段,除保持相应的含水量外,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时,子实体不易形成,保持90%~95%的空气相对湿度,子实体生长发育最快。

耳丛大,耳肉厚但耳木水分过多,通气不良,往往会抑制菌丝生长,并使子实体和树皮腐烂。干湿结合,还要根据温度高低情况,适当给以雾,温度适宜时,栽培场空气的相对湿度可达到85%~95%,这样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比较迅速。温度较低时,不能过多地给予水分,否则会造成烂耳。干干湿湿不断交替,是保证黑木耳高产优产的理想条件。培养菌丝阶段要干燥;子实体生长要湿润,即“先干后湿”。

空气:黑木耳是好气性真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进行着吸氧呼碳(二氧化碳)活动。所以要求栽培场所空气流通,以满足呼吸作用对氧气的需要,避免霉烂和杂菌蔓延,在制种时,瓶装不宜太满,要留有空隙,培养料的含水量不宜过多,以保持良好的通透性,有利于菌丝的生长。菌丝生长,需氧少,子实体生长需大量氧气,即“先弱后强”。

光照:黑木耳系营腐生生活,光照对菌丝体本来没有多大关系,在光线微弱的阴暗环境中菌丝和子实体都能生长,但散射光条件有促进作用。子实体在黑暗环境中很难形成,在微弱的光照条件下,子实体发育不良,质薄呈浅褐色。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子实体颜色深,长得健壮。只要有高的湿度,强烈的阳光也不抑制黑木耳的生长。

因此,在生产上要选择阳光充足的地点作为栽培的场所。黑木耳虽然对直射光的忍受能力较强,但必须给以适当的湿度,不然会使耳片萎缩、干燥,停止生长,影响产量。因此,在生产管理中,最好给耳场创造一种“花花阳光”,促使子实体迅速发育成长。在黑暗的情况下,菌丝可以形成子实体原基,但不开张。当有一定的散射光时,才开张,形成子实体。即“先暗后明”。

酸碱度:菌丝在pH值4~7都能正常生长,适宜在微酸性的环境中生活,以pH值5.5~6.5为最好。pH值3以下和pH值8以上均不能生长。用耳棒栽培木耳一般很少考虑这一因素,因为耳棒经过架晒发酵,它本身已经形成微酸性环境。但在菌种分离和菌种培养及代料栽培中,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必须把培养基(料)的pH值调整到适宜程度。代料栽培时,先调到适宜范围偏碱一方,通过自然发酵,即达最适宜程度。总之要求“先碱后酸”。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923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