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肥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整个养殖流程中会出现一些情况造成我们在去肥水的时候,塘口所反馈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甚至会有养殖户面临着根本不知道自家塘口水怎么都肥不上来,或者是肥水难度大的原因是什么的情况,这里给大家盘点归纳了一些肥水难的原因和解决方式,供大家参考:
水温低,水藻繁殖难度加大,导致肥水难;
这种情况比较多的会出现在冬季之后初春时间段,这个时期水温虽然在不断的回升,但不分地域可能水温回升的速度受到当地气候影响,可能会比较慢。
这就使得塘口的水藻这时期繁殖速度受限,从而引发肥水难的尴尬。
解决方式:
可在连续晴天的时候,选择光照较强的时间点进行施肥,可借助益藻源来增强藻类光合作用,实现低温快速肥水。
底质PH过高,导致肥水难;
在肥水难的诸多问题中,也有因为塘口底质PH值偏高导致肥水难的原因,一般这种情况多数都是在清塘时期,大量使用了生石灰,之后肥水的周期间隔段所引发的。
解决方式:
如果是使用了大量的生石灰来进行清塘,在肥水前最好前后间隔时间拉长一些,一般15-20天左右为好,等到塘口内的PH值趋于正常稳定之后,再进行肥水,或者是使用含有有机酸的水立解来实现PH值的调节。
水体透明度低,悬浮的杂物吸附了肥水物质,导致的肥水难;
部分塘口在肥水的时候,比较难以肥起来的原因中,部分是因为塘口水体中的悬浮物较多,且透明度低,这就使得我们在进行肥水的时候,大量的肥料会被水中的悬浮的杂物所吸附,导致肥料无法沉底产生肥水作用。
解决方式:
通过具有聚合物或明矾等成分的水质改良剂来进行调水,提高水体的透明度,降低水体悬浮的杂质,同时在之后肥水的环节中可以配合使用复合芽孢杆菌来肥水,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有害藻爆发的可能性。
同时,部分使用家畜粪肥来肥水的塘口,一定要使用经过充分发酵的粪肥才行!
缺乏磷酸盐,导致肥水难;
塘口的水体中80%的磷其实都是不可利用的,平时我们使用的磷很大一部分会被水体中的各种物质所吸附,最终沉淀到塘底,这就使得水藻需要的可溶性磷(磷酸盐)缺乏,使得水肥不起来。
解决方式:
可以在肥水之前使用磷酸盐来调节氮磷比,一般情况下,如果水体中的磷酸盐浓度低于0.5mg/L的话,就会影响藻类生长,因此,如果低于这个数值就需要人工投放。
水体中重金属超标,导致肥水难;
重金属超标也是养殖中不算罕见的麻烦事情,一般这类情况源自于塘口本身的位置或者是注入的水源质量问题,一旦重金属超标,不仅肥水难,对于养殖物的威胁也非常大。
解决方式:
先使用水立解进行解毒,该产品中含有的有机酸在进入水体后,具备笼络重金属以及缓解重金属毒性的效果,之后间隔2天左右再进行施肥工作。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