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电池是什么?
钒(化学符号V)来源于北欧神话中一位美丽女神的名字“Vanadis”(译为凡娜迪斯)。这是因为,钒元素化合物丰富,且大多有着美丽多彩的颜色。钒在地球上储量并不少,其储量甚至高于铜、锡、锌、镍,但由于钒元素实在是太分散了,连个像样的矿物没有,因此钒实在是没有什么存在感。
在工业生产中,钒的应用其实还挺广泛的,钒广泛应用于钢铁工业和化工行业。在钢中加入一点点的钒,可以制成钒钢,就能使钢的弹性、强度大增,抗磨损和抗爆裂性极好,既耐高温又抗奇寒,难怪在汽车、航空、铁路、电子技术、国防工业等部门,到处可见到钒的踪迹。此外,钒的氧化物(五氧化二钒)已成为化学工业中最佳催化剂之一,有“化学面包”之称,很多重要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虽然用途广泛,但钒的用量并不大。一般一吨钢当中仅加入10克的钒。虽然年我国钢铁产量虽有10亿吨之巨,但其中的钒用量折算成五氧化二钒也只有大约2万吨,可谓是非常小众的元素。或许钒会一直会平凡地沉默着,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钒电池诞生了。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最大的特点:安全
所谓钒电池,其全称为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与锌基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等同属于液流电池的种类之一。钒电池目前最大的用武之地是储能领域,暂不涉及动力电池。
电池的本质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般的电池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然而,钒元素本身化学性质不太活泼,且全钒液流电池电解质离子存在于水溶液中,不会发生热失控、燃烧和爆炸;同时,电堆、电解液相独立,可通过增大电堆功率和电解液来提高储电量,可扩展于百兆瓦级储能电站。
我们熟悉的锂电池就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不断升级的制造和封装技术虽能降低风险,但锂电池爆炸和燃烧的风险依然存在。消费电子和动力电池还好,但一旦大型储能装置发生爆炸,后果是灾难性的。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相关要求,要求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换句话说,重大性储能装置禁用三元锂电池、钠电池和回收电池。在这种情况下,钒电池以其出色的安全性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青睐。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
除了安全性以外,钒电池模块化管理方便,功率和容量可调,通过将多组储能单元并联接入母线,便可构建起更大规模的储能系统。因此扩容简单,相较于磷酸铁锂电池,在大容量的情形下不会增加额外的安全性风险。另外,钒电池循环寿命长。目前商用钒电池循环寿命可以达到次以上,远高于商用磷酸对应使用寿命,超过20年,且可靠性也已经过实例验证。另外,钒电池回收方便,充放电损失较小。
所以
钒电池会取代锂电池?
锂电池的发展存在两个核心问题。首先是资源安全。公开数据显示,年中国锂资源量万吨,占世界总资源量的5.6%,锂储量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6.8%。也就是说,中国的锂资源并不是很丰富,新能源的命脉不能主要掌握在我们手中。目前,我国锂原料供应对外依存度较高,65%的锂原料需要进口。后果已经开始显现。近一年多来,碳酸锂价格暴涨10倍,价值链中下游的主机厂等为上游矿主打工,成本压力巨大。
此外,锂电池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从年到年的10年间,全球至少发生过34起储能电站火灾和爆炸事故。其中,日本1个,美国2个,比利时1个,中国4个,韩国26个。其中,锂电池相关事故32起,三元锂离子储能电池26起,磷酸铁锂电池2起,锂电池4起,具体情况未披露。此外,钠硫电池和铅酸电池各发生1起事故。然而,由于近年来光伏和风能的快速发展,这些电源实际上对发电厂并不友好。一般来说,除核电、火电以外的其他能源,如水电、光伏、风电等,都属于“垃圾发电”。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我们再来看看钒电池的优势:首先,中国的钒矿资源非常丰富。截至年底,全球钒金属储量为万吨。其中,我国钒矿储量约万吨,占比39%,居世界首位,产量占世界总量的68%;第二至第四位的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南非分别占世界储量的25%、21%和21%。15%。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把源头供应控制在自己手中,这远远超出了锂电池的可比性。其次,钒几乎可以%回收利用。据测算,钒电池充放电次数可达00次,一个钒电池储能电站可使用20年左右。00次是什么概念?等于超高利用率,所以钒价不具备锂价暴涨的基础。
而最重要的还是安全性:全钒液流电池的水基电解质特性可防止其燃烧和爆炸。同时,电池的功率和容量是相互独立的。可通过增加钒电解液的容量来扩大容量。大容量安装规划还是比较安全的。这恰恰是各种新能源电池最大的痛点。事实上,我国早在年代末就开始研究全钒液流电池技术。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制出W、1kW样机,拥有电解液制备和导电塑料成型专利。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
有优点,也有缺点
钒电池先天就有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的优点,但其能量密度却是不折不扣的短板。由于钒元素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钒电池能量密度仅为12~40Wh/kg,低于锂电池的~Wh/kg,仅为后者的1/10,而且这种差距无法通过技术手段弥补,这就大大阻碍了钒电池在消费电子和动力电池上的应用。
同时,钒电池初装成本过高。由于其产业链的不完善,其目前初装成本是锂电池的2倍以上,要等到大规模量产后才可能达到低于锂电池的水平。当前储能系统中,钒液流电池的投资成本高达2.5-3.5元/WH之间,远高于三元储能0.8元/WH左右的成本。当前钒电池电解液成本占到40%,电堆成本占到35%,效率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且其核心原材料长期依赖进口。钒产业链较长,涉及环节很多,但钒产业链保障供给能力很弱,不具备建立弹性供应链的能力。这些都严重制约着钒电池的发展。
聊完替代
聊聊锂电池的安全生产
其实无论是哪种电池:除了寿命,续航以及充电速度等因素,最重要的,还是要更加安全,才能保障使用者的安全,而这个因素在生产电池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产生作用了—
比如针对电池的完全烘烤: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编辑
真空隧道干燥系统
真空隧道干燥系统一般用于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批量烘烤生产,全自动运行。采用国际先进的真空隧道烘烤工艺,保证电池烘烤的一致性,兼顾清洁生产与设备易检点维护;以及能够完全继承整套生产设备的手套箱: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编辑
锂电池手套箱是一个全密闭的腔体,把腔体内外的环境完全隔绝开,腔体的一面安装有视窗和手套,操作人员通过手套对腔体内的物料进行操作:在操作前,对整个箱体抽真空,把箱体内空气完全抽掉,降低水氧含量至0.1ppm以下,然后填充惰性气体气体进行生产。
所以无论钒电池还是锂电池
安全生产才是投入使用的前提~
更多锂电池安全生产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