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缺乏维生素D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但过量摄入也会导致中毒。每天的维生素D摄入量不应超过多少?如果过量会有什么症状?会对健康造成什么影响?下面随着中国经济网生活频道来具体了解下。
为了正常运转,我们的身体需要大量营养物质。这些物质中就包括维生素D,它会增加血液中钙和磷的浓度,从而促进骨骼和牙齿的矿化;还参与激素调节和增强免疫系统;此外也与肌肉强度有关。
维生素D:建议每天摄入多少?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维生素D应该是“10微克”,最高不超过“50微克”。
大多数人每天暴露在阳光下15-20分钟,即可获得机体所需的维生素D。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很多人无法摄入足量的维生素D,造成身体中维生素D含量偏低甚至缺乏,这可能导致贫血、肌肉和骨骼疾病。为了弥补维生素D缺乏,人们可能会尝试使用食物补充剂。
补充剂可能对健康带来风险,维生素D过量可能会引起中毒症状,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维生素D过量:有哪些健康风险?
过量的维生素D会导致高钙血症,即血液中钙含量过高。这种疾病可导致肾病,如结石或肾炎,以及心脏疾病。
维生素D过量的症状是什么?
维生素D过量表现和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消瘦、严重疲劳、眩晕、腹痛、肌肉疼、尿频、口渴、脱水、血压升高、肾结石、肾衰等。
如何应对维生素D过量?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停止补充和摄入含有维生素D的食品补充剂,并及时就医,及时治疗恢复健康。
维生素D过量:如何避免?
在补充维生素D之前,应该先征求专业医疗机构意见。
此外在服用补充剂时一定要注意不要重复摄入,比如某些复合维生素或者强化食品中已经含有足量维生素D,这时就不要再单独补充了。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