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危害大,水产养殖池塘如何应对

蓝藻的处理问题一直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蓝藻又称蓝细菌,是一类不含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和代谢机理与真核藻类截然不同。当养殖池塘中有机废物太多,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蓝藻就会启动它的菌类代谢系统来利用有机物,而有益藻类则没有这功能,无法直接利用,这样往往导致蓝藻暴发的现象!

蓝藻在高温强光下会聚集在水体表层,吸收射向水体的大部分阳光,在自己大量繁殖的同时抑制其它藻类的生长,蓝藻池塘的高溶氧仅出现在水体的上层,中下层反而缺氧。当蓝藻暴发时,白天大量蓝藻在水体中上层,底部基本没有藻类,由于水深原因,造成白天底部溶氧也偏低,而到了夜间蓝藻下沉,在底部进行呼吸作用,底部缺氧进一步加剧。所以在鱼虾养殖池塘,大量暴发蓝藻常常导致池塘底部水体环境缺氧。蓝藻也会水产动物的肝脏造成危害,表现为停料、空胃和肝脏病变等。

蓝藻生长的影响因素

1.温度蓝藻繁殖生长对温度敏感,在水温17℃以下时,当水温上升到28℃时,由于其它藻类的生长受到抑制且大量被鱼虾吃食消化(温度高鱼类摄食代谢增强),蓝藻很容易形成

2.pH值

蓝藻喜欢偏碱性的水体,高pH值(8.0~9.5)会促进蓝藻的发生。

3.光照和水体运动状态

蓝藻喜强光和静水,经常开增氧机的池塘蓝藻数量就会少。

4.氮磷比

蓝藻既可利用水体中的氮,又具有更高利用磷的能力,低氮磷比或含磷较高富营养化的水体都可能导致蓝藻的大量发生,适当提高氮磷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蓝藻的生长。

参考建议

1.彻底清塘消毒并加注不带蓝藻的新鲜水

彻底清塘消毒可有效减少蓝藻种子,压低基数,减少大规模发生的可能。避免随加水带入蓝藻,对控制蓝藻爆发也有积极意义;

2.定期换新鲜水

经常大量地换新鲜水可稀释蓝藻的浓度,同时也稀释了蓝藻分泌的毒物浓度,可促进其它藻类的生长和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3.放养一定数量的滤食性鱼类

虽然蓝藻不易被对虾消化,但由于其颗粒较大,更容易被滤食性鱼类摄食到体内,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蓝藻的生长。可供选择的鱼类有白鲢、花鲢和银鲫等。

4.降低pH值

破坏蓝藻适宜的生态,为有益藻重新成为优势种创造条件,否则即使蓝藻被药物杀灭一部分,由于蓝藻强大的繁殖能力又会很快成为优势种。所以,可适当降低水体pH值,使用乳酸菌乳乳酸,配合有机酸产品能够缓解pH过高,接下来适当培藻,同时定期使用底改产品抵青青,保持底部清爽,抑制蓝藻的繁殖。

5.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

芽孢杆菌本身可与蓝藻竞争,同时其分泌的多肽类物质具有抗菌作用,能较好地抑制蓝藻。

治理蓝藻时可适当提高盐度,降低pH,不要使用磷肥或含磷产品,多开增氧机或其他设备使水流动起来,或者提前放养一些花白鲢进行生态预防,或者提前定期使用蓝立静(蓝藻暴发时很难处理,建议在高发期前定期使用)。

蓝藻爆发参考方案:建议选择安全性高的杀蓝藻药物在池塘下风处局部杀灭,然后在蓝藻死亡后的48个小时以内,配合使用增氧产品,使用氧化型底改产品如过硫酸氢钾,使藻毒素失活,然后用水青青解毒使用稳多多、藻多多等产品重新培养活菌和藻类。或者用蓝立静控制蓝藻后,重新培藻调水。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750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