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组研讨四川甲基卡找矿方向。
项目组在甘肃国宝山铷矿区进行野外考察。
近日,一条喜讯从四川传来:在雅江县甲基卡外围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重点验证区,新发现了超大规模矿体,新增氧化锂资源量64.31万吨。这是我国三稀矿产资源战略调查开展以来获得的重大突破!该消息一经报道,立即引起社会各界高度 备受人们 三稀矿产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是在年4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年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申报指南的通知》中。《通知》提出,将三稀矿产资源作为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对象,以帮助三稀资源企业运用新技术、采用新工艺、提高矿产资源“三率”。至此,三稀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被提出,而不再是其他矿种的“附属品”。
三稀矿产资源指的是稀土金属、稀有金属和稀散元素,它们是当前及今后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在新型环保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高科技领域对稀有、稀土和稀散元素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依赖。
三稀矿产资源中较早被人们所熟知和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为了保护并科学、有效地利用三稀矿产资源,逐步加强了对三稀资源的战略研究,并积极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年,在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的支持下,中国地质调查局设立了《我国三稀金属资源战略调查》工作项目,旨在摸清三稀矿产资源家底,分类调查其应用状况和保障能力,指出找矿方向和综合应用前景,为矿政管理、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拉开了国家层面上三稀矿产资源调查、研究和深度利用的序幕。
年,《我国三稀资源战略调查研究》工作项目升格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组织实施,下设22个工作项目,聚集了12个省级地质调查研究院和11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研究内容涵盖理论研究、方法创新与新技术应用,与国计民生和矿政管理紧密贴合,开拓了基础科学研究服务于国家目标的新领域。
2.总结成矿规律,对9大调查选区开展研究
以往的勘查工作发现,在覆盖全国陆地面积的90个Ⅲ级成矿区带中,有5个以稀土为主要矿种之一,有15个以稀有金属为主要矿种之一,涉及稀散元素的成矿区带则更多。但由于以往的研究工作仅对伟晶岩型和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白云鄂博式、牦牛坪式轻稀土矿床和华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以及个别稀散元素研究程度较高,各地对于三稀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存在很大差别。《我国三稀资源战略调查和研究》项目启动后,项目组开展了十二省(区)三稀资源量核查和利用现状调查,对西北、西南地区三稀资源进行了成矿规律总结,并开展了我国三稀资源调查选区研究。
研究发现,华北陆块鲁西断隆成矿区,是郯庐断裂分支断裂的延伸,深断裂决定了稀土成矿物质来源于深处。该成矿区南段目前有正在开采的郗山稀土矿,北段有莱芜碳酸岩脉型稀土矿床,中段有莱芜幔源型产金刚石的金伯利岩,是一个很有潜力的碱性岩—碳酸岩型稀土矿产地。
扬子陆台西缘攀西稀土成矿区,是我国第二大稀土矿集区,产出牦牛坪、大陆槽等大型碱性岩—碳酸岩型稀土矿床。已知矿床的深部勘探工作很少,另有一些碱性岩体未做详细调查工作。
兴安造山系内蒙古造山带成矿区内产出我国已知最大的钇组矿床——巴尔哲碱性花岗岩型稀土矿床,区内碱性火山岩发育,其东侧有齐齐哈尔市碾子山碱性花岗岩型矿床,预测区内钇组稀土的资源潜力较大。
塔里木陆块北缘成矿区内沿深断裂产出一系列富稀土的碱性岩、碳酸岩、碱性花岗岩,如瓦吉尔塔格、波孜果儿等。目前,对该地区的找矿评价还有待深入,就成矿特征预测资源潜力较大。
广东、海南沿海海滨砂矿成矿区,具有良好的海滨砂矿成矿条件,沿岸有大量富独居石、磷钇矿的基岩。该区赋矿条件好,尤其是粤西海岸带,很可能有相当于大型稀土矿床规模的资源潜力。
此外,攀西稀土成矿带的矿山风化壳存在厚大的铁锰质黑土矿泥,回收价值大。华北辽吉裂谷的赛马铀矿是一个大型铀矿和大型稀土矿,至今尚未完全利用。川、滇、黔地区局部地段寒武系底部产出稀土磷矿床,如著名的贵州织金磷灰石矿床也是一个大型稀土矿床,REO品位0.11%,但尚未见综合利用报告。贵州、河南、山西等省产出石炭—二叠黏土岩,含铝黏土岩及铝土矿层稀土含量较高,矿床分布广,对其赋存状态的研究可大大提高稀土资源潜力。
3.三稀资源家底初步摸清,结果令人喜忧参半
据项目负责人、资源所王登红研究员介绍,《我国三稀资源战略调查研究》共涉及34个元素,包括17种稀土元素,铌、钽、锂、铍、锆、铪、锶、铷、铯等9种稀有金属元素,以及镓、锗、铟、铊、铼、镉、硒、碲等8种稀散元素。项目启动以来,目前已初步摸清全国三稀资源家底,其结果令人喜忧参半。
调查显示,截至年底,全国包括新疆、甘肃、内蒙古、吉林、辽宁、青海、陕西、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云南、福建、广西、广东、海南在内的19个省(区)都发现有稀土矿产地。其中,内蒙古、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是我国稀土资源大省,稀土矿产地数量占全国的80%左右,内蒙古的稀土储量位居全国之首。调查发现,我国稀土矿床具有成因多样、轻重稀土类型齐全的特征,其中重稀土矿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轻稀土则南北均有。稀土矿成因类型包括内生矿床(岩浆型、伟晶岩型和气成热液型)、外生矿床(风化壳矿床和碎屑沉积矿床)和变质矿床,其中以风化壳型和碎屑沉积型稀土矿尤为发育,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是我国特有的优势资源,是近十几年来我国稀土资源主要的开采对象之一。
在稀有金属方面,铷矿由于近年发现了较多的低品位矿产地,资源量有所增加。而目前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骨干矿种——锂,由于需求量的增加,其资源量在年出现了负增长。此外,我国的钽铌等资源由于目前储量计算采用的仍然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业指标,而这一指标远低于西方国家的标准,由此得出了我国是钽铌资源大国的误解。如江西某地霏细斑岩中的钽铌锂等稀有金属的含量已经达到我国的工业指标,但因品位低、开采难度大,一直被当作陶瓷原料开采并出口日本。研究人员认为,此类规模大但目前只能低效益使用的综合性三稀矿产,应原地储备,留给后代开发利用。
在稀散元素方面,除了镓、铟、硒的查明资源量有所增长外,其他几个重要矿种均不同程度减少,尤其是具有特别重要战略意义的碲,资源量降低幅度更大。碲除了在军事、航天领域的应用之外,大部分用于半导体致冷业,年消耗量达40~50吨。另外,碲在薄膜太阳能电池和特种合金等领域的需求增长也很快。长此以往,作为我国优势矿产的碲也很快会成为紧缺资源。(待续)
(本报记者高慧丽通讯员孙艳特约记者曹瑞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