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的案件的发生在芒城大饭店,案发背景是贾国跟芒果交战的特殊时期。
和以往的案件不同的是,《芒城大饭店》的解谜过程可谓精巧,要是缺乏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想找真凶还真不那么容易。
其中,难道一众嘉宾的第一个物证就是干冰。
在搜寻物证的时候,周翻译和勋侦探在何家班找到了一盒干冰。
按照剧情设置,何二月要解释一下:
我凡事都要亲力亲为,所以我需要干冰,鞭炮来为我的表演营造舞台效果。
看大家一脸茫然,撒参谋开始科普了:
干冰它因为直接是升华成气体,它不经过液体。
撒参谋的解说大家显然没有听懂,于是晨一刀继续追问到:
干冰温度会低吗?
撒参谋:对,它会起到降温的作用。
撒参谋刚说完,勋侦探继续发问:干冰能熄灭蜡烛吗?
撒参谋:应该可以。
经过撒参谋的一番解说,大家总算明白了,利用干冰,能让蜡烛从上往下熄灭。
总算是又找到了些线索。
这还没有完,在后面的蜡烛是如何自燃的剧情中,又出现了一个大家不懂的化学品:白磷。
就在其他人还在想白磷是什么的时候,撒参谋就对磷的特性脱口而出:
白磷的自燃的温度大概是四十度,而且自燃以后,火焰的温度大概是在三百度左右,足以点燃蜡烛。
继续往下推理,当大家在研究墙上的钉子的作用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钉子是让羊肠线别掉下来,因为它很重,唯有撒参谋提出了不同意见:
他把它放在这个肠里边,然后,它在一定的温度下,它不就开始升华吗?膨胀到一定程度,它刚好达到了钉子附近,被扎破,扎破了以后,气就出来了,倾泻下来。
所以,钉子的作用是灭蜡烛的。
虽然干冰也好,白磷也罢,都是一些初中知识,但撒贝宁反应如此之快,还是很厉害的。
这并不是这一期撒贝宁的高光时刻。
《芒城大饭店》是一个情感杀,撒贝宁扮演的撒参谋,是一个愿意舍生取义来换取太平盛世的军人,最后为了保卫祖国放弃了爱情,背负着“卖国求荣”的骂名成为了敌国卧底。
在这样厚重的历史面前,撒贝宁难得地严肃起来,充分展现了他的深厚的文学功底。
比如在大家怀疑撒参谋和蓉十三姨的关系时,撒贝宁是这样回应的:
都说乱世儿女不谈情,其实乱世儿女情更深
这时蓉十三姨说:其实我知道我们不是不可能在一起的。
撒参谋接着说:浮萍漂泊本无根,天涯游子君莫问。
蓉十三姨:希望某天,某时,某地……
撒参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雁字回时,云中谁寄锦书来……
虽然这些诗并不生僻,但我想象了一下,若换成我在那个场景,是想不出来的。
当蓉十三姨问他:如果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可以牵着手走在阳光的大道上吗?的时候,撒北宁的回答是:历史没有如果。一个群体的选择,会伤及到每一个个体的感受。
历史面前,谁能置身事外呢?
所以蓉十三姨后面的道歉,非常让人动容。
《芒城风云》是一个关于小人物的故事。
我们的历史中有无数这样的人,他们视死如归、救国救民,他们做的事也许微不足道,史书上也不会有他们的名字,但恰恰是这样的人,是真正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就比如何二月,一个被世人唾骂为“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戏子,却愿意背负旁人的唾骂,只愿能套取一些有用的情报。
对于这样的何二月,撒贝宁也发出了他心中的感慨:
普通人这种身死名灭的人,似乎是我所作为,但恰恰是这样的一些人,千百年来构成了历史的主流。
很难想象家国情怀这样的主题没有撒北宁会怎么样,看文化人飙戏,才是真的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