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车一直是车主的噩梦,不仅浪费时间、金钱、而且还浪费心思,在繁忙的每一天增加着不少的负担,抛弃原本的可靠性,大部分车型基本都可以达到设计寿命,例如只要保养周到,随便都可以跑到20万公里无大修!但在国内并不多,原因大部分车主对机油、保养、汽车知识的缺乏所导致!车主用了3年公里的机油才发现,机油上的英文,而今天去解释机油上的认证标识,这样才做到真正的用对油!
首先要从汽车血液(机油)说起
在国内机油鱼龙混杂,大部分的恶劣罐装,高仿等都严重危害中国市场,也是部分车型达不到设计寿命的原因,不过今天讲的不是如何辨别真假机油,原因目前罐装和制作一流!所谓用眼、手摸、气味那些只能辨别到低级劣质机油,真正高仿只能开出来或者专业设备检测,所以建议选择正规渠道!不要贪图小便宜,因小失大!
说完假机油的那点事轮到分析真机油!抛开真假,实际还得过一关,就是机油上的那些数字和标识!
不一定选择正品机油就可以轻松达到设计寿命,实际还得看机油上面的标识,最简单的就是那5W30那串数字,这里就不做过多介绍,原因很简单,我们来看深入的!例如图上的ACEAC3什么意思?估计不少人没注意着细节,往往就是这细节影响到发动机寿命,虽然不会报废,但减寿还是可能。
机油参数、标识、认证解读
1、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的机油粘度分类法!SAE实际就拿来定义粘度的标准,例如5W30、0w30、等等标识的一个认证!只能说选择合适的标识,大部分汽车手册都会注明用多少粘度(例如国产车欧美系、日韩大部分都是5W30),而德系车对这个有着严格的要求,烧机油是常态,原因德系车为了动力在活塞设计上密封性不够故意烧机油,从而要用大粘度机油从而减少烧机油,所以德系车要用5W40或者高粘度的5W30机油。
2、API是美国石油学会的英文缩写,API等级代表发动机油的品质?不一定,一些高端的机油,并不是这么认为,API只能证明基础油通过要求,并不能针对部分车型!大部分国产机油都能过,一些加入了高端的添加剂机油,只有SL级,连最高等级的SM都过不了!所以SL、SM、SN看下就好了,
2、ILSAC是国际润滑剂标准化及认证委员会认证,是由美国和日本定制的机油标准,它们最注重的就是能效和排放,从而在添加剂上,削弱了抗磨添加剂(磷),意味着不适合暴力高转速驾驶,更不适合德系车,如果追求节油环保和注重低扭的日韩美系车,那么选有ILSACGF-5标识的机油,会比较合适,如果暴力驾驶发动机保护会不足!
3、ACEA是欧洲汽车制造业认证标准,在欧洲没ACEA认证的机油,不可能上架,它相比API要求更加严格,在于保护性上,特别是柴油机的颗粒过滤、温度和氧化、剪切力稳定性,都要比GF-5和API要苛刻!不过从而会导致相比同粘度的高不少,例如高粘度!传统机油都是按照GF-5的标准,而实际测试数据°的机油粘度是9.7-11左右,而高粘度侧是12,几乎达到5W40的粘度,好处是高转速依旧可以得到浑厚的油膜,坏处就是增加机油压力,导致有可能会不能及时喷到润滑部位,导致磨损!所以日韩美在没厂商的建议下,使用ACEA的A5/B5C3左右的机油相比原厂要求可能冷启动磨损较大或者油耗偏高!如果前提没有GF-5或者车厂认证,不建议使用有ACEA标准的机油!
4、原厂认证才是真正的秘诀!反正选择有原厂认证的是最保守,也最省心,可以略过以上所说的东西,就看一个标识,例如大众的VW/认证、通用的GMDEXOS1等等,在正品的前提只要有原厂标识都能用!想达到原厂设计寿命,使用原厂认证机油是必不可少!
总结:机油是汽车血液,而大部分消费者只注意辨别真假,70%没在意保养时看认证标识和参数,就用了?即使用到正品也有可能发挥不出发动机应有水平,也是脱离4S店后4S脱保发动机的原因,一些路边店大部分都是只看5W30或者甚至不看直接给你使用,特别是大众车型使用了普通的5W30意味着,磨损和烧机油!从而一些可靠性一般的部分车型8万已经要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