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80后的湛江农村男,小时候没见到过这种事,但听长辈们说,这是他们经历过的真事。我搜集整理了一下身边朋友及网友的口述与评论,哇,那个又穷又奢侈的年代,让我惊呆了。
70年代,湛江浅海的海鲜很多,有一次一网下去捞上来几千斤的虾姑!但生产队的人却很不高兴,因为虾姑壳硬肉少,吃起来很麻烦,能充饥的大肥鱼才受欢迎。那怎么办呢?不能扔,也不吃,拿来干嘛?后来就跟人畜的粪便混在一起,埋到甘蔗地里沃肥,效果还特别好。
我爸跟我说,他小时候吃大螃蟹吃到怕,皮皮虾、沙虫什么的给人都不要……(心里一万个“给我吃”的呐喊飘过……)
我外婆说,你们现在真幸福,有饭、菜、肉吃,我们那个年代穷得只能吃海鲜。哈哈,我说现在你说这话,出街会被PK的。
小时候常见用来做肥料的鱼有:剥皮鱼,皮皮虾(虾姑)、小立鱼、青磷鱼、小黄鱼、小墨鱼、小蟹等。
现在也有吧,前三四年去码头买虾姑。开电车过去看路边全晒着虾姑。也不知干什么用,真是浪费。现在不知有没有,应该还有吧,虾姑才3元一斤。不是捡的不会这么便宜。
这是真实故事,主要那时候还不怎么允许经商。有湛江人运海鲜来我们老家当肥料,换农产品。特别多是剥皮牛。
我们这也这样。那时候化肥很贵,鱼虾便宜。
湛江人认为某种东西便宜,一般会这样说:便宜过狗虾。
这是千真万确的,小时候村里有一个粪场,从安铺码头拉回咸杂鱼当粪。
不仅是湛江,沿海都差不多!
俗话说:“螃蟹蒸了有人吃,虾姑给狗都不吃”!
虾姑是白血动物,奶奶说肚饿时吃多,身体会燥,皮肤会过敏,很难受,所以宁肯做肥料人也不吃。现在可能是营养均衡,过敏也少了。还有现在被列为保护动物的鲎(读音“后”),以前很多的,有时都爬上岸,因为血是蓝的,所以也说是燥热,不能多吃,拿来当肥料了。
我亲眼见到,虾姑全给农场用解放牌整车拉走了,一天几台,拉去沤肥,现在几十块钱一斤,今非昔比。
这是真的,我爸的那个时候打的鱼都是用卡车拉过来的,除了吃、腌,剩下的就拿来做肥料了。
看样子,“湛江人穷得把海鲜当肥料”,不是谣传,而是千真万确的历史。因为海鲜大多带壳带刺,困难时期,大家要填饱肚子,白米饭和肥猪肉最合适。有些海鲜剥一堆壳吃不到什么有油水的肉,人可能都饿晕过去了。
不过,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物质越来越丰富,大家担心的不是肚子里没油水,而是担心脂肪太多,所以海鲜的身价才越来越高,而那一段物质贫乏的日子,只能当成品尝海鲜时的往事趣谈。让我们珍惜眼下和平幸福的生活吧!
本文图片版权为自媒体“湛江纵横哥”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