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的小姐姐是一个坚定的素食爱好者,说什么都不愿意吃肉。
前几天,朋友给她带去了一包“人造肉”。到底要不要吃这个肉,这个肉对身体有没有害,让小姐姐纠结半天。
什么是人造肉?那还要从人造肉是不是肉开始说起。
虽然人造肉叫做“肉”,但是是不是肉还要和它的制造开始说起。
一般人造肉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让大豆蛋白或者其他植物蛋白假冒动物蛋白,也就是说把植物化妆成肉。另一种做法是通过人工培育肌肉细胞得到肌肉组织,意思是,肉还是肉。
小姐姐拿出朋友送的人造肉一看,主要原料上写着:大豆。就属于前者,把素菜做成肉菜。而事实上,由于培育肌肉细胞的成本极大,一般我们见到的人造肉都是前者,如果不放心,可以学习一下小姐姐看一眼配料表就行啦~
想了解人造肉,不得不认识一下扮演演员——大豆。
大豆之所以能作为人造肉的主要替身,天赋和努力都是有的。因为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约占其重量的22%~37%,其氨基酸组成与牛奶蛋白接近,在营养价值上几乎与动物蛋白等同。
而且富含谷类蛋白质缺乏的赖氨酸,是与谷类蛋白质互补的天然理想蛋白,可以称得上是最具营养价值的植物蛋白。
如果上面那一段都看不懂的话可以看结论:大豆蛋白是非常优质。具有营养价值的植物蛋白,可以放心食用。此外,大豆的15%~20%为脂肪,其中绝大多数为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占比高达50%,还有不少大豆磷脂。
结论:这些物质对于血胆固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还有研究表明,每日摄入足量的大豆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对骨质疏松也能起到预防作用。
大豆的好处这么多,但是遗憾的是,在中国豆制品的摄入仅仅为10.9克/人,和5~25克的推荐摄入量相差甚远。这还不算,因为人均收入的提高,大多数居民的禽畜肉类食物的摄入量为90克/人,明显高于推荐摄入量40~75克。
也就是说,中国人的豆制品摄入太少,而肉类摄入太多了。因此,大豆蛋白制作而成的人造肉,才能以比真肉更高的价格在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填补上“均衡膳食”中豆制品的缺口。
接下来视线转向西方,人造肉的出现也处在相应的社会背景下。和中国一样,欧美国家的动物蛋白摄入要更高。尤其是高脂肪、高胆固醇的红肉还被定义为“一类致癌物”,因此有些人希望用植物蛋白替代。
其次是一些消费者从环保、动物福利、宗教信仰等角度出发,认为应当减少饲养、屠宰肉用动物。这些社会因素催生了大量的素食主义者,刺激了植物蛋白的需求,而这些人也需要享用美味食物,人造肉因此应运而生。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由大豆蛋白制成的人造肉和真肉到底有什么营养上的区别呢?曾经有人拿人造肉饼和汉堡的真肉饼进行对比,结果人造肉与真肉的蛋白质、饱和脂肪酸、总能量基本上相差无几。而人造肉几乎零胆固醇、无激素、无抗生素等优势可以说是把真肉比了下去。
但是人造肉毕竟是由大豆蛋白制成,其所含有的非血红素铁在吸收效率方面明显低于真肉含有的血红素铁,因此每日摄入适量的肉类可对贫血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既然是肉,很多人就会关心它究竟好不好吃,与真肉的口感在色、香、味、质地等有什么区别。
其实,色香味等相对好解决,通过安全的食品添加剂来模拟完全可以以假乱真,只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就不会对公众的健康造成危害。
而质地方面,以目前的技术,肌肉纤维、肌间脂肪、结缔组织等带来的咀嚼感几乎无法模拟,因此人造肉还仅限于肉饼、肉馅、肉丸等用途。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将人造肉和素汉堡里的肉饼划上等号,然而人造肉并不仅仅是西方人脑洞大开的产物。在中国,大豆蛋白早已被玩出花样:豆浆、豆腐、豆腐脑、豆皮、豆泡、干豆腐等等。
如果你觉得这些没有肉的口感和香味,那么素鸡、素鸭、素肉、素鱿鱼……色、香、味甚至口感基本可以以假乱真,总有一款能满足你的味蕾。
总的来说,人造肉也可放心吃,虽然植物以假乱真,但是比真的肉在营养方面要更有优势。不如从现在开始,每天做到均衡膳食,用正确的营养知识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钟凯,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删!
小野,一名逆袭成功的营养师,每天科普美食,用最简单的食材,陪你遇见最好的自己。你有任何关于健康、养生、减肥、健身等问题,可以留言给我,有问必答!如果我的内容对你有帮助,不妨转发给爱你的人一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