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这一段时间,北方多地气温回升很快,很多地方甚至有了春天般的感觉。
其实和往年相比,这样的天气还是有些反常的,因为对于北方来说,立春过后,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春天就来了!春节期间往往是较冷的时候,往往进入3月份才算是真正地进入春天。
今年的春节不算冷,动不动就十几度以上的温度,确实可以说是很暖和了。温度偏高,再加上无雪少雨,不少地方出现了旱情。前几天家里给小麦追施返青肥,又浇了一遍水,天天盼望雨雪,就是不下,没办法。
其实,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该冷不冷,并不是什么好事。近日,农业农村部已经开始部署冬小麦抗旱保苗工作。
农业农村部表示,自年12月以来,冬麦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加之风力较大,土壤表墒不足,局地旱象显现。据中国气象局预计,2月份冬麦区降水仍然偏少、气温偏高,旱情可能持续发展。
过完年,农民朋友也该忙碌了,小麦春管很重要,施返青肥、浇返青水、打除草剂、防治病虫害,这些管理工作都要做到位。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消息:今年早春气温回暖快,易出现阶段性强冷空气,发生“倒春寒”的几率大。
今年会不会有“倒春寒”?这也是权威部门给出的最新消息。也就是说:今年发生“倒春寒”的几率大。农民朋友要加强防范!
其实,“倒春寒”给农业带来的伤害,近几年农民朋友感受特别深,小麦不出穗、果树不结果的减产绝收经历,至今仍让人记忆深刻。
什么是“倒春寒”?这里要明确一下,它是指初春(北半球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
因此,像最近几天天气比较暖和,突然来一次强降温,算不算“倒春寒”?答案是:不算。
在春季后期发生的,才算是。
那么,在农业生产中,农民朋友怎样防范“倒春寒”呢?
小麦:要防范“倒春寒”,对旺长麦田要及时开展早春镇压蹲苗,实现控旺转壮;对弱苗及时追肥,合理调控肥水,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提高抗寒防冻能力。注意天气预报,强降温前要及时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剧烈变化,防止冻害发生。
另外,在“倒春寒”来临前,用98%磷酸二氢钾(30~50克)+0.01%芸苔素内酯(10~15克)+98%复硝酚钠(5~6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可显著提高幼苗的抗寒性,预防冻害发生,农民朋友可以试试。
小麦遭遇“倒春寒”后该怎么办?
对于冻害不太严重的小麦,要及时追施速效肥料和喷施叶面肥,可结合浇水每亩追施5-8公斤尿素,同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促进冻害麦苗快速生长。
此外,遭受冻害的麦苗,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差,要重点做好蚜虫、吸浆虫、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果树:果树防范“倒春寒”,要在果树开花前后,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在寒流到来前及时浇水,使花期延迟几天,有效避开“倒春寒”。另外,熏烟防寒效果也不错,还可以喷施防冻液。有条件的还可以用塑料布、草帘、苇席、苫布等遮盖果树,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果树遭遇“倒春寒”后该怎么办?
一是要加强人工辅助授粉;二是要加强肥水管理,追施速效氮肥,及时浇水促使果树生长,保花保果;三是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及时补充营养,恢复正常生长。
农民朋友,你认为今年会发生“倒春寒”吗?防范“倒春寒”,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吗?欢迎留言与大家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