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茶园低产,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水肥管理不当、修剪不当等等都是可能造成的原因。但是有时茶农朋友可能会忽略到一个比较重要的点,即茶园的土壤状态,下面就通过3个方面来为你详细讲解。
1.茶园对土壤的要求:适合偏砂性土壤;pH值在4.5~6.0之间;有机质含量在2.0%~3.5%之间2.低产茶园土壤常见问题:土壤酸化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养分不均衡;土壤结构性不好,保水保肥能力差3.改良茶园土壤的措施:增施有机肥、碱性肥料、白云石粉;均衡合理施肥,注重施用微量元素肥;种植间隔林、绿肥,建园在有坡度的山地上
茶树对土壤的要求
土壤是作物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优质高产的茶园则离不开良好适宜的土壤条件。那么对于茶树来说,什么样的土壤才是最适合其生长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土壤的类型。目前很多茶园的土壤类型为红壤土,但其实这种类型的土壤结构并不良好、水分渗透慢,不利于茶树的正常生长,所生产出来的茶叶品质也相对较差。茶树更适合种植在偏砂性的土壤中,这是因为偏砂性的土壤疏松,茶树根系能在其中更好地生长,进一步从土壤中吸收养分,转化合成为植株体内的氨基酸,以此增加茶叶的品质。
其次是土壤的酸碱性。在对任何一种作物进行栽培之前,我们会考虑到土壤的酸碱性适不适合种植该作物,茶树也不例外。茶树具有喜酸厌碱的特性,更适合种植pH值在4.5~6.0之间的土壤。这是因为茶树根系中的汁液含有多种有机酸,并且土壤中活性铝的含量很大程度决定了茶叶的品质,而这些活性铝较多存在于酸性土壤里。此外,茶树对于土壤的pH值相当敏感,如果土壤酸化过度或者呈碱性,就会影响到茶树的正常生长。
最后是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在选择种植茶树的地块时,除了考虑土壤的类型、酸碱性,还要考虑土壤的结构状态以及是否疏松通气,这就关系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问题。作为土壤中的活性部分,有机质的含量决定了土壤是否疏松、结构是否良好。由于茶树是深根系草本植物,其根系往往可达土壤深度为80~厘米,因此如果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低,造成板结不通气的情况,根系发育不好,茶树的产量与品质自然不高。一般来说,符合茶树正常生长标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应在2.0%~3.5%之间。
低产茶园土壤常见问题
当茶园有低产现象时,就需要考虑土壤是否出现了问题。茶园土壤常见的问题有三个:土壤酸化严重、土壤养分不足、土壤结构性差。我们先来看看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改良。
土壤酸化严重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茶树对于土壤的酸碱性是非常敏感的,虽然茶树能够在酸性条件的土壤中生长,但是过于酸化的土壤对于茶园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是相当大的。很多茶农朋友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随着茶园的园龄越来越大,土壤酸化越严重,这是怎么回事?上述也有说过,茶树的根系的汁液中含有多种有机酸,而这些有机酸让茶树适合生长在酸性土壤中,但同时也会将这些有机酸作用于软中,随着茶树的不断生长,根系的分泌物积累在土壤中,就会造成土壤严重酸化。此外,施肥不当也会造成茶园土壤酸化,部分茶农了解茶树喜氮特性,会偏施氮肥,比如硫酸铵,大量施用就会造成土壤酸化。
土壤养分不足这里包括了两部分,一个是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过少,另一个是土壤养分不均衡。部分茶园是原先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就比较少,仅不到1.0%,而有的茶园则是不合理使用农药,或者是过多施用化肥导致有机质下降。施肥不科学便会导致土壤养分不均衡,有的茶园其土壤速效磷含量每公斤在10~20毫克之间,速效钾含量每公斤在50~80毫克之间,而正常优质高产的茶园,其土壤有效磷含量每公斤应在20~30毫克之间,速效钾含量每公斤应在~毫克之间。此外,茶树在生长过程中,除了氮、磷、钾这些大量元素之外,还需要硼、镁等微量元素,只有多种元素相互协调,才能让茶树维持正常生长水平。
土壤结构性差土壤结构性差体现在土壤板结、水分渗透慢、保水保肥能力差这几方面上,这跟茶园所在地的气候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种植茶园的地区经常出现季节性干旱,当茶园土壤的底层水分无法及时供应上来,而表层缺水严重就会影响到土壤的结构,从而制约到茶树根系的发展;或者是降水分配不均,集中出现暴雨,再加上之前原先的土壤类型多为红壤土,干旱或者是暴雨冲刷,就会导致土壤的结构受损,茶树的生长受到影响,产量和品质也就不高。
改良茶园土壤措施
结合上述所提到的茶园可能出现的土壤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改良。
首先是改良土壤酸化。如果检测确定茶园的土壤偏酸,就不建议再过多施用酸性肥料,可以施入一些碱性肥料,比如草木灰,可以结合有机肥在园中施用,起到中和土壤的效果,此外也可以配合石灰一起施用,但是由于石灰过量使用会有可能会造成土壤板结,因此建议用白云石灰。白云石灰是碳酸钙和碳酸镁构成的,除了能够改良土壤酸化程度外,还能提高茶树的产量和品质。通常是在秋施基肥的配合基肥一齐施入,每亩用量~公斤,如果是酸化比较严重的土壤,则要根据实际情况适量增加,每年施用一次即可,注意施入的深度要在20~25厘米之间,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其次是增加土壤养分。土壤养分不足可以从两个思路来解决:一个是多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一个是合理均衡施用微量元素肥。最好要用腐熟的有机肥,每亩0~公斤,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通常施用3到4年就有土壤肥力就有明显改善。至于微量元素,以硼元素为例,普通的土壤硼含量是在0.%~0.01%之间,但是在红壤里硼含量比较少,仅有0.%~0.0%。因此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是非常有必要,具体要根据所在茶园的土壤类型进行合理施用。
最后是稳定土壤结构。如果当地气候变化较大,就需要及时完善排水灌溉系统,可以在茶园的周围种植一些间隔林,或者是在茶园里种植绿肥,比如紫云英,既能补充到一定养分给茶树,还能有效改良小气候,稳定土壤的结构性,如果是想要新建茶园的茶农,最好是选择有一定坡度的山地,这样建成的梯田型茶园,能有效避免水土流失等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