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铵镁沉淀法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常采用卫生填埋方式进行处理,填埋场进入“中老龄”后,化学需氧量及生化需氧量数值会下降,溶液pH会呈偏碱性,氨氮含量升高,因此导致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变差。此外,高浓度的氨氮会对微生物活性产生抑制或者毒害作用,在生物处理前处理氨氮是非常有必要的。
磷酸铵镁沉淀法(MAP)是向垃圾渗滤液中加入含镁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的药剂,使渗滤液中的氨氮转化成难溶复盐磷酸铵镁而从渗滤液中去除的方法,可以快速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沉淀剂中磷盐的投入可能会使后续溶液中的总磷增加,不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因此,必须保证磷盐投入摩尔比小于镁盐的前提。
实验表明,MAP法可有效降低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氨氮,随着沉淀剂投入比例的增大,氨氮的去除效率增大,可达到99%以上,同时总磷的含量要高于原液数值,控制沉淀剂磷盐投入量始终小于镁盐投入量,可有效抑制MAP法后溶液的总磷的增大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