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出奇迹,逻辑定价值,我是番薯。
广义的磷化工行业包括磷复肥行业、黄磷行业和后加工行业(磷酸、磷酸盐及磷化物)。
磷化工以磷矿为基础原料,主要通过湿法和热法加工为湿法磷酸和元素磷,然后进行后加工,生产农业用的化肥和工业用的精细磷化工产品。
化工行业错综复杂,番薯在专栏有详细解读:
行业分析-化工行业的逻辑基础
就在9月4号,云图控股拟46亿元投磷酸铁。本质上,化工行业仍然是需求推动,而需求又会推升原材料涨价,这是短期必然的结果,但不会长期维持。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磷矿出产国、第二大磷矿储量国。追溯到产业链上游,磷源在磷酸铁的生产成本中占比高达52%。
产业链顶端磷矿作为世界级战略性资源,基于其稀缺、不可再生等特质,全球供应持续缩紧。
尤其是伴随着下游新能源领域锂电材料需求的不断增加,相应地对于上游磷矿石、磷铵、磷酸等原料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磷化工行业供需格局已开始发生转变,关键原材料将逐步由紧平衡转变为供不应求。叠加上疫情回暖带来的全球经济复苏,化工产品价格进入上涨周期,化工公司业绩持续兑现。
涨幅最大的五个子行业分别为纯碱、氟化工+制冷剂、磷肥、磷化工+磷酸盐、维纶。
其中细分涨价最大的是草甘膦。
草甘膦农药我国80%以上供出口,长期来看随着转基因作物面积扩大,草甘膦需求进一步提升。
这里的需求,总会有天花板的,因为耕地面积,决定了需求,而需求,决定了原材料的价格。
短期原材料的涨价逻辑,就来自于此,但在大周期上,涨价逻辑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需求推动,第三步则是性价比推动。
第二个细分是磷酸铁
工业级别主要就是运用在新能源产业上作为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磷酸铁,新能车+储能,带动磷酸铁需求快速增长(其产物磷酸铁锂是主要正极材料之一)。
8月11日,据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11.3GWh,同比增长.0%,创新高。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