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是啥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绿杨堤畔闹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白露简介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更是孟秋时节结束以及仲秋时节起始的标志。每年公历9月7日~9月9日太阳在黄经°时,为白露。

历书说:“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意思是白露一过,天气开始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下山,气温很快下降,清晨常有露珠出现在地面和叶子上,经晨光照射,洁白无瑕,又因秋属金,金色白,因此得名白露。

白露时间

白露是在公元9月7-9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

年白露时候:年9月8日06:16:46,农历己亥猪年八月(大)初十,黄帝纪元年08月10日。

白露气候

白露时节,天气渐渐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

而且此时的夜晚会有一丝丝的凉意。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的说,处暑仍很闷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白露三候

白露三候:第一候鸿雁来;第二候玄鸟归;第三候群鸟养羞。意思是说:白露时节中,鸿雁和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而其他百鸟也开始存储干果粮食以备严冬。

白露习俗

(1)白露米酒:

苏浙地区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2)祭祀禹王:

为了能有一个风平浪静的湖面,太湖两岸的渔民还会在白露时节赶往位于太湖中央小岛上的禹王庙进香,祈祷神灵的保佑。据清乾隆年间《太湖备考》所载,禹王香期一般为七天,前三天祭拜,后三天酬神,最后一天还有送神的仪式。在祭拜时,人们许愿把秋冬之际捕捞的第一条肥鱼献在禹王。不仅太湖两岸,苏南、浙北、上海的渔民也会前来参加。

白露食材

进入秋天,人们更注意气温的变化,也更注重身体的调理,故应尽量少吃味厚滋腻之物,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不妨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平补之物,同时适当添加一些健脾润燥的食物,如白萝卜、藕、荸荠、甘蔗、秋梨等。

秋梨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钙、磷、铁等矿物质,多种维生素等。具有养阴清热、健脾润燥的功效,还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的作用。但不可吃得太多,以免造成肠胃积滞。

白露食谱

(1)荸荠肉末云吞:

荸荠g、肉末g、面粉g、鸡蛋1个、生粉20g。

盐适量、葱姜末适量、胡椒粉适量、酱油适量、生抽适量、糖适量。

①荸荠去皮清洗干净,在案板上剁碎。

②肉末放入玻璃碗中,加入葱姜末,打入一个鸡蛋;再依次加入盐、糖、生抽、胡椒粉;顺时针搅拌均匀。

③加入剁好的荸荠碎,继续搅拌均匀,馅料就完成了。

④将面粉加入清水揉成面团,再切小块,擀成面皮,然后包成云吞。

⑤在锅内注入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下入云吞,煮至浮起;再煮5分钟即可出锅。

(2)藕丁珍珠丸子:

猪肉馅g、糯米g、藕一节、鸡蛋1个。

料酒两瓶盖、淀粉适量、白糖适量、盐适量、姜适量、枸杞子少许、小葱叶少许。

①糯米洗净泡一晚上捞出滤干水分,枸杞子开水泡开滤干,葱叶切花,姜切细末,鸡蛋打入碗里备用。

②藕洗净去皮先切片,再切丝切丁,连同姜末、鸡蛋、淀粉、白糖、盐、料酒一同放入肉馅里。

③朝一个方向用力搅拌均匀,然后用虎口挤出大小相近的丸子,包裹上表面没水份的糯米。

④纱布浸水挤干后铺入开水蒸锅内放入珍珠丸子,中间留点间距。

⑤中火蒸15分钟左右后关火,开盖几分钟;出锅摆盘,点缀葱花枸杞即可。

白露常识

白露节气的养生重点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来加强身体锻炼,如登山、打太极拳、游泳等,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让生物钟自然过渡到下一个节气。在进行以上运动锻炼的同时,还可配合一些“静功”,做到动静结合,动静和谐。

白露过后,由于昼夜温差加大,因此,在晨雾的天气里尽量减少外出,老人或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更不宜在晨雾中锻炼。

今日互动:大家不妨讨论一下自己家乡白露时节的特殊习俗,欢迎留言与我们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401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