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崭露锋芒
17世纪,德国商人布兰德痴迷于炼金术,他曾听说可从尿液体中制得“金属之王”黄金,于是抱着发财的目的,使用尿做了大量实验。年,他在一次实验中,将砂、木炭、石灰等和尿混合,加热蒸馏,虽没有得到黄金,但是竟意外得到一种十分美丽的物质,这种物质看起来有点像白蜡,周身散发出一种幽幽的蓝绿色光芒。布兰德把这种物质叫做phosphorum,在拉丁文中为“冷光”的意思,英语叫做phosphours—白磷,由此开启了一种新的元素—磷的时代。
年,奥地利化学家施勒特尔发现了红磷,确定白磷和红磷是磷的同素异形体。由于红磷无毒,可在℃左右燃烧,受热后能转变成白磷继续燃烧,于是红磷成为制造火柴的原料,一直沿用至今。
02
研究热潮-黑磷
年,美国物理学家布里奇曼选用棒状白磷,在水下融成一个15cm的壳状物,待其完全固化后用机械振动尽可能地除去水分,并立即将其置于℃的煤油浴中。同时,使用油压泵向样品白磷施加1.2GPa的压力,随后缓慢地将压力提升至1.3GPa。布里奇曼在整个装置冷却后释放压力,发现白磷变成了一种黑色物质—黑磷。
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黑磷并没有引起人们的